懂茶帝,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。我们的原则是:不忽悠,不卖弄,不恶意攻击,不刻意美化,只是客观、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。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,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。
“刚买的小青柑表皮上有白霜,是发霉了吗?这还能喝吗?”
对于小青柑,有不少茶友都向小懂表示过这样的疑问,今天小懂就告诉大家:“眼前的霜不是霜,你说的霉是什么霉~”(音乐响起)。
很多人在买到小青柑后发现表皮上有白霜,认为这是发霉了,就不敢喝,直接扔了或者找商家理论。
小懂为此专门请教了新会陈皮的资深人士陈荣俊。以下有部分内容感谢陈先生提供。
▲小青柑上的白霜
白霜形成机理其实大家都误会白霜了,白霜是青柑经过日晒或低温长时间烘焙工艺后,所析出的柑油结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质,一般称之为“脑晶”、“柑油晶”。与柿饼、话梅、地瓜干等果实类形成白霜的机理类似,是一种正常现象,对人体无害。
▲柿子饼上的白霜
但并不是所有柑普茶都会有白霜:1柑的成熟度
一般只有柑仔或小青柑才会出现“柑油晶”,因为它们的柑油含量最高。
随着柑果的成长,柑油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转化为糖分,像大红柑糖分含量就比较高,但柑油含量不如小青柑那么丰富,因而极少会出现白霜,如果有,肉眼也是很难看到的。
2制作工艺
制作工艺是低温烘培,使青柑含水量低,保持足够干燥。
3产地
核心产区的青柑,柑皮上的油包比较多,起的白霜也就多,但这也不是绝对的,工艺的好坏也会影响白霜的多少。在新会当地,用青柑、柑仔制成的产品,白霜越多越受欢迎。
四种方法区分发霉和白霜茶友一定会好奇,那要真碰上了发霉的小青柑,该怎么分辨它是发霉还是白霜。小懂这就告诉你四大方法,让你简单区分发霉和白霜!
1看
白霜:
呈白色粉末状,显微镜下是白色晶体。柑普整体的质地不会发生变化。
发霉:
是一种霉斑,显微镜下是菌丝状菌落。有两种情况,一是环境受潮,表皮上出现白色菌落,这是小青柑自身产生;二是与空气中其它细菌交叉感染形成的蓝绿色霉菌,这样发霉的柑普会轻易地发生变形甚至腐烂。
▲显微镜下菌丝
2摸
白霜:
手指轻轻摩擦会感觉到干燥,有种白砂糖的质感,并且不容易脱落。
发霉:
摸上去会感觉到湿滑没有质感,手上会有黏黏的感觉,而且容易脱落。
3闻
白霜:
闻上去有小青柑的清香。
发霉:
很容易闻到霉变的异味。
4尝
小青柑上的“柑油晶”主要成分是糖类物质,所以品尝一下会有淡淡的甜味,这个鉴别方法大家还是慎用,万一是霉菌……小懂只能偷笑了。
存放方法在存放时,要远离高湿度、高温度、有异味的地方;放置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地方。
冲泡方式说了这么多,最主要的是为了能更好的喝到小青柑,小懂这里提供了小青柑的三种冲泡方式,任君挑选!
1、整个泡;
2、捏碎泡;
3、刺孔泡;
为了更直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冲泡方式,还有视频哦!↓↓小懂是不是很贴心~
原创声明:本文由“懂茶帝”独家原创。如需转载,不得删减,并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阅读:(点击蓝色标题可查看原文)
1、把白霜当成发霉,可别冤枉好茶了!
2、小青柑图字版三种冲泡方式
3、小青柑大热之下,原产地是何景象?
4、茶叶表面有白霜,是怎么回事?
懂茶帝,请最懂茶的人为您答疑,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
1、直接通过“懂茶帝”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gougancaia.com/ggczf/56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