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诵,由小众艺术发展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大众语言艺术,不过是近几年的境遇,但它所起到的传情达意,传承文化,传播文明,传递正能量的重要作用,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认同。而把朗诵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,更是热爱者乐此不疲的事,可谓受益匪浅,感慨良多。所谓言由心生,情由感发,对涪陵朗诵艺术分会每次活动进行记录,我想以此表达对朗诵的结缘,作为一种总结和回顾,一种审视和感悟,亦或是反思和提升。三月,一个诗情画意的美好时节,由涪陵朗诵分会九组承办以“我们的文字·我们的声音”为主题朗诵活动在默羲涧·城市书房举行。这是涪陵朗诵协会分年度首次活动,朗诵分享的作品皆是由涪陵朗诵艺术分会会员原创作品。两位主持人是九组会员:刘维宏、李蒙妮
默羲涧·城市书房工作人员胡娆致欢迎词
本次活动特别推出了年朗诵活动精彩回顾。让大家一起回望回味会员风采,再品美好瞬间。让我们在朗诵活动中找到自己,找到熟悉的面孔、亲切的笑容,寻找那一刻的喜悦和快乐吧!
一组会员王瑛、李玲朗诵《书房里的母亲》。作者张正武教授是朗诵艺术分会一组会员、区作协理事、涪陵电大副校长、教授。
十一组会员孙丽、刘先玲朗诵组诗《母亲》、《驼背的外婆》。作者吴昊(笔名:石头)是朗诵艺术分会一组会员。
第二组诗朗诵《结》。朗诵者:李蕾、肖丽华、胡国伟、李宇、李孪惠、李开萍、刘玲。作者之一张沉静是朗诵艺术分会八组会员。
第三组邓亮朗诵散文《幸毋相忘》。作者陈文君是涪陵区作协会员、朗诵艺术分会六组会员。
第四组会员陈羲、孟群、谭湖朗诵散文《雨天》,作者冉利
是涪陵区作协会员、朗诵艺术分会6组会员。笔名:爱花猫
第五组会员汪平、龚兴学、冉龙英、夏小霞诗朗诵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作者谭明是朗诵艺术分会六组会员、重庆市作协副主席、涪陵区作协主席、一级作家。
六组会员杨玲红、陈文君分享她们的原创作品:诗与散文组合朗诵《萌动的春天》。她们两人都是涪陵区作协会员。
第七组会员许鹏飞、陈月林、何波霞朗诵组诗三首《古镇》。作者陈正是六组会员、区作协会员。
第八组会员梁琼朗诵她的原创作品诗集《我在冬日的暖阳下等你》、《屏幕中间》。梁琼是涪陵白鹤梁诗社会员。
第九组会员刘川平、刘维宏、朱新宇、代芬诗朗诵《今夜的月光》。作者周烽是朗诵艺术分会9组会员、区委党史办主任、区作协副主席。
九组会员张江元、李露、郑贻尹诗朗诵《站立的花朵》。作者张江元是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,涪陵区作协会员。
第六组会员马文英诗朗诵《你好,三月的江城》,作者杨玲红
第十组会员盛莉散文朗诵《儿时的年》。作者程继红是涪陵区作协会员、六组会员。
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、涪陵朗诵艺术分会主席杨卫平老师原创散文《伤感的爱情》朗诵分享
自由分享环节:十组会员毛素素分享本土诗人况莉作品
自由分享环节:六组会员庹燕朗诵分享本土诗人谭明作品
三月,陌上花已开,江畔潮渐平。每月一次朗诵活动总是感觉那么短暂,我们在诵读中荡漾诗意、浸润书香,在诵读中愉悦身心、提升修养,在诵读中净化心灵、感悟人生。感谢九组小伙伴们的辛勤付出!我们相约四月再相逢!!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