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
回顾:
作者塔拉跟查尔斯分开了,也回到学校了。
虽然她自己对哥哥肖恩的无力反抗,也是因为家里人并未互相沟通而导致这样的情况加剧了。
我又回到了学校,重复着学校的我和回家的我。
有天上课,教授提到了“我想到一些冲突,比如得克萨斯州的韦科时间,以及爱达荷州的鲁比山事件。”
我努力回想鲁比山事件,这个名称似曾相识。
下课后我去了机房,在键盘前输入了“鲁比山”。
兰迪·韦弗这个名字很耳熟,读到它时,我听见这个名字从父亲的嘴边滑落。
这个在我的想象里存在了十三年的故事又开始在脑海中重演:一个男孩被杀,然后是他父亲,之后是他母亲。政府为了掩盖所做作为,杀害了他们全家,包括父母和孩子。
但是,
这个事件的真实是:联邦特工包围了韦德家小木屋。韦弗一家并不知情,后来兰迪十二岁的儿子萨米以为狗觉察到野生动物出没,于是冲进了树林。特工们跟萨米起了冲突,造成了一名特工和萨米两人死亡。之后,狙击手相继击中了兰迪的妻子。
但只有兰迪和十个月大的女儿活了下来。兰迪·韦弗被捕。
之后全国人民为此义愤填膺。几乎各大报纸都报刊了文章抨击政府对生命的无情漠视。司法部启动了调查,参议院也举行了听证会。
后来兰迪·韦弗获得了十万美元赔偿,还受到了各大新闻机构采访,甚至与女儿合作出了一本书。现在他靠在枪支展览上演讲为主。
是的,我认为爸爸对我们说了谎,我努力寻求一些解释,
几分钟前才学会奇怪的词语浮现在我脑海:
偏执、狂躁、自我感觉良好、被害妄想症。
我开始沉迷于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。
我咨询了大学里的每一位神经学家和认知专家。
我描述了爸爸的症状,但并没归结于我父亲,而是一个虚构的叔叔。
课堂上,老师讲授了神经递质及其对脑化学的影响。
我明白了疾病不是一种选择。
我想,我们才是付出代价的人。
母亲、卢克、肖恩。
我们伤痕累累,淤青、擦伤、脑震荡、腿着火、脑袋开花。
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警觉的状态和持续的恐惧之中。
爸爸总是把信念置于安全之前。
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,在经历了第一次车祸、第二次车祸、垃圾箱疗法、着火、托盘坠落这些事件后,他仍坚持相信自己是对的。
但付出代价的是我们。
提交完论文后的那个周末我回到了巴克峰。
回家不到一个小时,我和爸爸就争论起来。
我一走了之,回到了学校。
我决定尝试过正常人的生活。
十九年来,我一直按照父亲的意愿生活,现在我要试试别的活法。
我搬到了城市另一边的一套新公寓,那里没人认识我。
我认识了教堂的新主教,也在教堂认识了尼克。
我和尼克一见钟情,我觉得我改变了,
我可以放下伪装跟尼克交往。
但我高估了自己的进步。
我们已交往了几个月我跟他的家人一起度过了很多夜晚,
却从未提过我的家人。
有次我想都没有就提起母亲的精油,引起了尼克的兴趣。
他一直等着我开口,
但我为自己的口误而生气,之后再也没让这种情况发生过。
后来,
父亲在工作的时候遇到油箱爆炸。
是的,医院这种东西在这里不存在一样,
然而父亲依然活了过来,全身都快被烧没的人,又一次活了下来。
这样的人自然成为了当地的奇迹之说,
母亲的疗法成为了当地的神手。
父母亲因为这事搞出了一番事业。
父亲称之为这是上帝的赞赏。
为之疯狂……
后边发生的事情,是作者的反抗,
回家控诉肖恩的所为所为,但是双亲选择的是,漠视……
所以,我想留下一封困惑的读书笔记……
结束语其实这本书后头,作者试图跟爸爸说了肖恩对姐姐的霸凌,对她的暴力,但是爸爸总是在长篇大论别的事情,甚至肖恩在父亲面前亮了刀,开着玩笑让作者自尽,她的母亲一声不吭,父亲继续着他的论调……
那个冬夜,父亲用扭曲的双手抓起电话,拨通了肖恩的电话。迭戈,刀子。
这个家视她为背叛者,
她最终也逃离了,
直至很多年都没有再见到父母。
故事还很长,但是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自己去买书看了。
因为后边不断地充斥作者对家人的感想,
理性和感性的思想碰撞,
她困扰了许久,
但这或许是每个成长的人背后会面对的,但是情况不一定有作者这么的复杂。
其实任何一方的教育所带来的的影响,是正面的,也可以是反面的。
所以,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教育,
辩证、包容、探讨、沟通……许许多多的方法,
但都好过暴力的控制,愚昧的信仰,言语的威胁……
END有趣的书籍,音乐等你来-扫码